医疗科技新研究进展有哪些?30多位医疗科学家为您指点迷津!
作者: OFweek医疗科技网 来源: OFweek医疗科技网 查看评论 2017/10/20 15:14:49
如今已到2017年,医疗的需求也日益增高,与之相对医疗技术也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チ搅?、医疗、移动医疗的概念如烈火烹油日益高涨,而这些概念的背后,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让这些概念的距离现实越来越近。那么这些前沿黑科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改变?未来的医疗科技将会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都有望在医疗科技大会上找到答案。
“OFweek 2017(届)中国医疗科技大会” 将于11月13-14日在深圳举办,会议邀请了知名机构、协会、医院、企业及专家学者等代表,重点探讨医疗科技领域新方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门话题。此次会议分为主论坛大会主题报告、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场、医疗专场、互联网医疗专场和医疗健康投融资专场。此次活动邀请了张元亭院士、张建伟院士、孙东院士、蔡自兴院士、姚建铨院士、谭建荣院士、张毅教授、陈金雄教授、吴健康教授、朱珍民教授、曹其新教授、关毅教授及胡庆夕教授等专家莅临现场,届时专家精英汇聚,干货无数,现在先来提前分享一些。
人工智能时代,以人为本,才是智能
AI技术自从发展以来,便信马由缰一般向前狂奔不息,AI技术从模仿到替代再到人类,具备高度的普适性,将进入科技、经济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计算成本过高,但会加速解决这个问题。数据不断完善,从大数据到活数据,解决“死数据”问题。人工智能在一段时期内美国技术,中国应用。人才是AI大瓶颈,未来5-10年中国有机会依托人才优势AI行业。
如果没有人来操控,那么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堆数据而已,只有结合我们自身,为我们自身服务,人工智能才会真正的造福人民,蔡自兴院士带来《以人为本 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告诉我们,在未来中国该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蔡自兴院士为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导航与运动控制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
健康工程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AI)与人类智慧(HI)的融合,其目标是全面整合科学,工程和医学并转化成 为类健康实际应用。健康工程包括从分子,细胞,器官到系统的生物层次中的多个尺度的跨学科研究和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在临床上面的表现如何,又有哪些困难需靠克服,而人工智能又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变化,张元亭院士将会带你了解《健康工程:人机智能融合之挑战及其在重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警的应用》。张元亭院士为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IEEE Fellow, AIMBE Fellow,HTC Fellow。目前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R-BME生物医学工程年度叙评学报总编辑,IEEE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及2018年届高等健康信息学戈登研究会议主席。
如果喜欢非常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那就更不能错过张建伟院士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医疗技术的融合》,看当代医疗与智能机器的融合。张建伟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德国汉堡大学科学院院士。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需要机器人作为载体,那么机器人今后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它的方向在哪里,谭建荣院士带来《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为你解惑。谭建荣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更有姚建铨院士的《大健康、大智慧、大数据》与你一起领略数据时代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姚建铨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互联网医疗,打通智慧医疗后一公里
健康话题受关注,我国也是高度重视,近几年每年都在国家重大专项中部署多个项目进行研究和开发。
想要了解无创生理指标测量、基于AI的测量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的健康体检数据和测量数据的智能分析等前沿技术,就不能错过朱珍民博士在中国医疗科技大会上为我们带来《生理指标的智能监测》精彩分享。朱珍民博士为航天二院博士毕业,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移动计算和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物联网技术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催生“智慧+”的概念,给医疗产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变化?其中康复机器人作为正在强势崛起的生力军,备受各方瞩目。
曹其新教授将会带来《基于云平台的下肢康复医疗机器人系统》的演讲,届时大家将会在这里解决心中的疑惑。曹其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制造与生命质量工程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互联网医疗经过几年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也面临不少争议,今年5月份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互联网医疗新政更是把争论推向高潮。
互联网医疗现状如何,今后的互联网医疗该如何发展,医疗信息化长期耕耘者、探索者与布道者陈金雄与你共同探讨《互联网医疗再思考》。陈金雄是《迈向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与《互联网+基因空间》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互联网+医疗健康》丛书主编。
医疗,让每一毫米都能得到有效治疗
细胞手术机器人代表了医疗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新前沿。这项革新技术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自动化微纳操作工具,可在单细胞和亚细胞层面上实现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从而为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
孙东院士将于大家探讨《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细胞手术》,详细的讲述了前沿的科技将会为医疗机器人带来怎样的发展,我们今后的手术治疗将会做出何种改变。孙东院士目前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机械与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危害是组织缺损,3D打印为实现医疗,解决组织修复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手段,而这项技术也在生物、仿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了解新的3D打印技术该如何在医疗领域中运用,3D打印会为医疗体系带来哪些转变,那就由胡庆夕教授演讲的《3D打印在医疗领域进展》。胡庆夕教授为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主任,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主任,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增材制造与组织修复)学科带头人。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在抗肿瘤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进展较快的领域,目前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的肿瘤免疫治疗包括PD-1/PD-L1单抗以及CAR-T细胞治疗等,这些针对肿瘤病人的免疫治疗方法如何的应用于临床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领域。
张毅教授将为大家带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精彩演讲,主要阐述了肿瘤免疫方法的临床运用。张毅,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主任;河南省肿瘤免疫治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健康医疗大数据,让数据管理你的身体
以成套智能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案例大数据智能管理,构建线上线下专业心脏康复服务体系,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而大数据要如何才能服务每个人,在大数据之下,我们每个人要如何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由吴健康教授为大家带来《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智能构建三期心脏康复专业服务体系》将会为你答疑解惑。吴健康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传感网络和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一个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
1、医疗大数据。2、规则与禁忌。3、按量收费。
那么该如何让人工智能切实的接近群众,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医疗AI的方便快捷,请关注关毅教授的《医疗AI的落地》。关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AAAS会员,ACM会员,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
“OFweek 2017(届)中国医疗科技大会”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高科会主办,OFweek医疗科技网承办,是“OFweek2017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会”重要活动,活动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技术概念进行深入的讨论,探索医疗科技领域新技术和行业发展商业模式,旨在促进医疗产业技术转化输出,为医疗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10月31日前报名享9折优惠,之后恢复原价;5人以上团队订票享7折优惠。详情咨询及报名参会,此处进入>>/seminar/2017/medical/
标签:
版权提示】一步电子网倡导尊重与?;ぶ恫?。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web@kuyibu.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猜你喜欢

OPPO Reno8系列正式发布,双芯,性能影像双重提升
2022/5/24 9:38:22

OPPO Reno8系列发布,双芯影像打造体验,2499元起售
2022/5/24 9:35:24

骁龙7 Gen 1,OPPO Reno8系列性能影像双升级,5月23日发布
2022/5/21 17:21:55

一加高能618正式开启,发布 Ace 竞速版售价1899元起
2022/5/18 9:53:41

一加线下渠道增长迅猛,一加Ace首销日线下销量增长达257%
2022/4/28 13:09:54

开局即!一加Ace首销人气火爆,2499元起拿下多平台双
2022/4/26 15:32:44

主打快稳爽的游戏体验!售价2499元起,一加Ace 4月26日开售
2022/4/25 15:06:14

“双碳”进行时,施耐德电气绿色终端配电产品3大关键词
2022/4/22 18:42:48

长寿版150W+天玑8100-MAX,一加Ace正式发布!亮点实在多
2022/4/22 9:10:57

5000家体验点加速渠道覆盖!一加推出Ace系列,聚焦性能赛道
2022/4/22 9:06:57

神U再超神!一加Ace将天玑8100-MAX,体验全面升级
2022/4/19 13:14:44
臭氧这次“立大功”了!
2022/3/10 16:09:33
发表评论 点击 登录 微信,亮头像秀观点,已发布 0 条